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。成年人的皮肤为1.5平方米~2平方米,占体重的16%,也就是说70公斤体重的人皮肤为11.2公斤。皮肤具有屏障、吸收、体温调节、分泌与排泄、感觉及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。其中体温调节功能对人体极为重要,其功能是通过辐射、传导、对流及汗液蒸发四种方式来完成的,而汗液蒸发又是体温调节功能的重要方式,尤其是天热或剧烈运动时,其作用更为突出。汗液的分泌与排泄是靠汗腺来完成的。

出汗的主要作用是散热降温人体皮肤有外泌汗腺(过去称小汗腺,简称汗腺)和顶泌汗腺(过去称大汗腺),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生理活动,都有分泌和排泄汗液的能力。成人皮肤上的汗腺约有200万~500万个,平均每平方厘米约300个。除口唇、龟头、包皮内面及阴蒂外,几乎遍布全身,通过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。它因人种、年龄、性别及部位有所不同,手足掌跖部最密集,其次是面额部、躯干部。一般四肢屈侧较伸侧密集,上肢比下肢多。汗腺的功能就是排汗,而排汗的作用主要是散热降温。
人类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,而这种代谢中的化学变化需借助酶的催化来完成,酶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即为37℃左右。当人们运动、劳作、激动、进餐时,机体消耗一定的能量,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热量。此时,若不能及时调节,体温会骤然上升,使激素功能减弱、各种酶活性明显下降甚至失活,机体将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及新陈代谢。
汗液的不断蒸发,能够带走大量热量,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皮肤血管明显扩张,显性出汗散热降温的作用增强。皮肤上蒸发1克汗水可带走2.43KJ热量,成年人在剧烈运动时(骨骼肌产热可达到正常量的60倍)或酷暑天气的热应激情况下,蒸发散热是基础条件下的10倍,每小时可排汗3公斤~4公斤,也就是说能带走7290KJ~9720KJ热量。如此巨大的热量若蓄积在体内将会把机体“燃烧殆尽”。当空气湿度增加时,不利于汗液的蒸发,这就是暑天人们感觉不爽快的原因之一。
不显性出汗可排泄体内代谢产物除了散热降温之外,为了排泄体内代谢产物,汗腺时刻都在排汗,只是不易被人们察觉到,这也叫作不显性出汗。成人每天以这种方式排汗约500毫升,平时带塑料或橡胶手套工作后皮肤上可见的“水分”就属这种汗液。
关于汗液的其他知识此外,汗液还有保护皮肤(如补充角质层水分)、排泄药物(磺胺类、氨基比林、巴比妥类、酒精等)及代偿肾脏部分功能(排泄体内新陈代谢部分产物乳酸、尿素等)作用。这也是为什么要鼓励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适当增加排汗量的原因。
顶泌汗腺仅分布在鼻翼、腋窝、脐窝、肛门、外生殖器及其周围等处。此外,外耳道的耵聍腺、眼睑的麦氏腺及乳晕的乳轮腺亦由此腺体演变而来。顶泌汗腺主要作为第二性征之一,分泌出的汗腺液为一种黏稠的奶样液体,后因细菌酵解而产生臭味,这也是个人特异性体味的来源,分泌过剩者可产生腋臭。
人的皮肤是与生俱来又伴随终生的个性化“护身服”,要重视皮肤的护理及保健,保持皮肤的清洁,避免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刺激与伤害。
文/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皮肤科
主任医师 佟长顺
图/源自网络
以上为《健康报》原创作品,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。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自助获取转载授权。